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2,68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同感、他人與道德:從現象學的觀點看
同感、他人與道德:從現象學的觀點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同感、他人與道德:從現象學的觀點看

作者: 張浩軍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 2024-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28.00
市场价格: RM94.92
本店售价: RM84.4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文術語“移情”或“同感”(übertragung/Einfühlung),是精神分析學、移情美學、移情心理學、移情倫理學和移情現象學中的核心概念,但這五種理論中的“移情”或“同感”其實是一個“同名異義詞”,至少包含五種含義,這些含義相互交織在一起,在中文書寫和學術討論中,往往被不加區分地混用,給我們的思想造成了諸多混亂和誤解。有鑒於此,本書試圖“正本清源”,通過系統考察和辨析“移情”或“同感”概念在上述領域中的不同用法,澄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區別,揭示並祛除種種混淆和誤解。

本書是目前國內第一部對“移情”或“同感”概念進行系統分析和論述的專著,涉及休謨、斯密、狄爾泰、利普斯、弗洛伊德、榮格、拉康、胡塞爾、海德格爾、施泰因、舍勒、舒茨、薩特、梅洛-龐蒂、勒維納斯、霍夫曼、斯洛特等重要思想家和哲學家,對哲學史上有關移情或同感的思想做了一個全景式的呈現。在“移情或同感-他人-道德”這個統一的問題框架下,作者對自我與他人、審美與道德、主體性與主體間性等重要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張浩軍,1980年10月生,甘肅武威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2008),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院(2011—2012)、德國科隆大學胡塞爾檔案館(2014—2015)訪問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青年學者;兼任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東亞哲學雜誌》(East 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主編(之一)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德國哲學、現象學的教學與研究。著作有《從形式邏輯到先驗邏輯:胡塞爾邏輯學思想研究》,譯作有《論移情問題》《胡塞爾的邏輯學》《觀物如實:一種知覺理論》《現象學導論》等,主編教材《西方文明通論》,在Husserl Studies、《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


作者介紹

張浩軍,1980年10月生,甘肅武威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2008),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院(2011—2012)、德國科隆大學胡塞爾檔案館(2014—2015)訪問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青年學者;兼任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東亞哲學雜誌》(East 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主編(之一)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德國哲學、現象學的教學與研究。著作有《從形式邏輯到先驗邏輯:胡塞爾邏輯學思想研究》,譯作有《論移情問題》《胡塞爾的邏輯學》《觀物如實:一種知覺理論》《現象學導論》等,主編教材《西方文明通論》,在Husserl Studies、《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