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邊緣地帶的革命:中共民族政策的緣起(1921-1945)
邊緣地帶的革命:中共民族政策的緣起(1921-1945)
上一张
邊緣地帶的革命:中共民族政策的緣起(1921-1945)
下一张
prev next

邊緣地帶的革命:中共民族政策的緣起(1921-1945)

作者: 劉曉原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 2018-02-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50.00
市场价格: RM129.30
本店售价: RM115.0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操著南方口音的中國共產黨人按照蘇俄布爾什維克的教條來對待中國國內的「民族問題」,通過煽動少數民族的分離主義以取得國家權力。但長征使中共來到政治環境極為嚴峻的中國西北邊疆,先後同藏、回、蒙族發生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在自身求存和全國抗戰交織的過程中,以漢族為主的中共完成了一次民族政治轉型,在國內民族關係的處理上擱置蘇俄列寧主義模式,轉而採取與國民黨政府「五族共和」主張大致相同的政治立場。尤其是在西北地區對中國邊疆民族問題展開的實證調查與思考,為後來的民族政策奠定了重要的經驗和理論的積累。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中,劉曉原教授十分精彩地復原了中共從建黨到抗日戰爭結束的歷史時期對中國邊疆、民族事務的理解與相應政策的轉變過程,並對其作出以上歷史抉擇的具體原因提出了令人信服的闡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曉原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大衛•迪恩東亞研究講座教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學者講座教授,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歷史系、紐約州立大學波茨坦學院歷史系、哈佛大學歷史系、愛荷華州立大學歷史系。1997-1999年任美國社會科學研究協會麥克阿瑟基金會博士後研究員,駐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2002-2003年任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亞洲政策研究員。目前在國內擔任《冷戰國際史研究》雜誌編委、「冷戰國際史叢書」編委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