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2,56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漢代洪範五行學:一種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
漢代洪範五行學:一種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漢代洪範五行學:一種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

作者: 程蘇東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16.00
市场价格: RM92.76
本店售价: RM82.5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洪範》五行學是漢儒以《尚書·洪范》為基礎,雜合陰陽、五行、月令、星占等多種數術知識而構建的一種儒家災異學說,它包括夏侯始昌所立師法、劉向說、劉歆說、班固說、鄭玄說等不同形態,是相對獨立于《尚書》學的別傳之學,與《易》占侯學、齊詩翼氏學、《春秋》公羊學及緯學等共同構成漢代儒學的災異論體系。本書將在全面輯佚漢代《洪範》五行學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梳理漢代《洪範》五行學的發展脈絡,探討漢儒如何通過一系列闡釋手段,實現數術這一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


作者介紹

程蘇東

1986年11月生,江蘇東台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長聘副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傳統文化研究》副主編、《南洋中華文學與文化》編委,主要從事漢唐經學史、經學文獻學、先秦兩漢文學、早期書寫文化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六十餘篇,著有《從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中心》,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專案,曾獲普隱人文學術獎、全球華人國學新秀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科學獎,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目錄

引言:經學的數術化與數術的經學化
一、漢代經學“數術化”之說的回溯與反思
二、數術的公共化與漢儒知識體系的新變
三、作為個案的漢代《洪範》五行學

上編、漢代《洪範》五行學基礎文獻研究
第一章《洪範五行傳》的成篇與作者問題
一、《洪範五行傳》傳本考略:通行本與別本
二、通行本的基本形態
三、伏生、夏侯始昌始作說獻疑
四、基於歲始的成書年代判斷
第二章劉向《洪範五行傳論》佚文考辨
一、劉向《傳論》的成書與流傳
二、劉向《傳論》的基本形態
三、諸書徵引《傳論》體例辨識
四、諸書互見《傳論》佚文的差異
五、《漢書·五行志》“說曰”的出處問題
第三章《漢書·五行志》體例覆覈
一、學術史回顧
二、《漢書·五行志》八例
三、《漢書·五行志》體例失嚴之例

下編、漢代《洪範》五行學史
第四章《洪範五行傳》的形成
一、作為“經傳”的《洪範五行傳》
二、時令類文獻視域中的《洪範五行傳》
三、歸本陰陽:戰國秦漢五行、時令文獻的基本特點
四、《洪範五行傳》對時令文獻的因革
五、儒學災異論個性的形成
第五章《洪範》五行學師法及其經學形態的建立
一、《尚書》“別傳”之學
二、夏侯始昌所傳《洪範》五行學師學譜系考
三、《洪範》五行學師說輯略
四、《洪範》五行學師說的思想特點
第六章劉向《洪範五行傳論》與經學災異論體系的建構
一、劉向《洪範》五行學的系統性問題
二、《洪範》五行學學理體系的重建
三、援陰陽以說君臣大義
四、《洪範》五行學體系中的《春秋》三傳
五、“六藝”知識體系的重構
第七章《左傳》、歷數與劉歆《洪範》五行說
一、別本《洪範五行傳》的擇用與論證
二、向、歆《春秋》《左傳》災異說異同
三、《左傳》與歷數知識的綰合與衝突
四、日食食日、分野說平議
五、兩面性的劉歆及其困境
第八章《漢書·五行志》與漢儒天人學的經學化
一、為何是“五行志”?
二、天人學體系的重建
三、依經立傳:《洪範五行傳》的文本重構
四、援經解傳:“說曰”的闡釋風格
五、“《春秋》之占”:災異行事的擇取
六、以經馭傳:《漢書·五行傳》的編纂意圖
第九章漸趨駁雜的東漢《洪範》五行說
一、西漢三家《洪範》五行說的流播
二、基於史志閱讀的《洪範》五行說
三、“五行”“五事”關係的新構
第十章鄭玄經學體系中的《洪範五行傳》注
一、《尚書大傳》鄭注的散亡與輯佚
二、《五行傳》鄭注體例與系統化趨向
三、基於“六天說”的“神怒”與“變異”
四、“共禦”之術的禮學化闡釋
五、小結
結語:一種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

參考文獻
一、基本古籍
二、出土文獻
三、近代以來出版論著
四、學位論文
五、期刊論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