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用书 > 研究所考试 > 刑法SOP(總則篇)
刑法SOP(總則篇)
上一张
刑法SOP(總則篇)
下一张
prev next

刑法SOP(總則篇)

作者: 音果律
出版社: 讀享數位
出版日期: 2016-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70.00
市场价格: RM86.71
本店售价: RM77.17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不管是你3秒還是7秒記憶的金魚腦袋
  有了SOP  讓你想忘記都很難


  大量圖像解析→記的更快、更有效!
  具體解題概念→看到題目就想到懶人關鍵句

  不管是初學刑法還是要快速複習,你都需要這一本!
  如何記最少?如何寫出關鍵?  你真的很需要這一本!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研讀法律,最忌諱的就是「見樹不見林」,雖然能夠記得各個爭點的肯否見解,也可以想到它背後的理由,但是最後往往搞不懂爭議是源自於何處?整體來看,好像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唸了什麼?

  這本書除了教你刑法之外,更重要的,也同時教你如何學習刑法!跟著筆者的SOP,從完整的體系建構、詳細的實務學說理論介紹,一直到針對重要考點的解題,搭配數以百計的圖表來輔助說明文字內容,讓你「見樹又見林」,相信在唸完這本書之後,從此你都不會再對刑法感到陌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音果律


  台大法研所刑事法專攻
  律師高考及格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I

chapter 0導論:刑法的原理原則與犯罪前階段審查
【第一節】刑法的原理原則 0-3
壹、 罪刑法定原則 0-3
貳、 行為主義與責任主義 0-7
【第二節】刑法的犯罪審查架構 0-10
壹、 三階理論 0-10
貳、 二階理論 0-11
【第三節】犯罪的前階段審查 0-13
壹、 行為 0-13
貳、 刑法的效力範圍 0-16
參、 犯罪類型概述 0-19

chapter 1一般犯
Part1 客觀構成要件該當性:因果關係
【第一節】條件關係 1-5
壹、 基本概念 1-5
貳、 進階專題:條件關係的規範性 1-13
【第二節】相當性/客觀歸責 1-17
壹、 因果關係的理論 1-17
貳、 理論的選擇與操作 1-33
參、 進階專題:風險升高理論 1-36
Part2 主觀構成要件該當性:故意
【第一節】故意 1-40
壹、 基本概念 1-40
貳、 進階專題:事前故意與事後故意 1-53
【第二節】構成要件錯誤 1-60
壹、 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 1-60
貳、 不法加重減輕事由之錯誤 1-67
Part3 違法性
【第一節】違法性概論 1-77
壹、 何謂「違法性」? 1-77
貳、 實質違法性的內涵 1-78
【第二節】法定阻卻違法事由:依法令行為、業務上正當行為 1-81
壹、 依法令行為 1-81
貳、 業務上正當行為 1-87
【第三節】法定阻卻違法事由:正當防衛 1-90
壹、 現在不法侵害 1-92
貳、 防衛行為 1-100
參、 防衛意思 1-105
肆、 進階專題:延展型防衛過當 1-106
【第四節】法定阻卻違法事由:緊急避難 1-109
壹、 避難情狀:緊急之危難 1-110
貳、 避難行為 1-115
參、 避難意思 1-119
肆、 進階專題:過失的阻卻違法行為—兼論「正當防衛波及第三人」 1-121
【第五節】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被害人承諾、可罰違法性理論 1-124
壹、 被害人承諾 1-125
貳、 可罰違法性理論 1-130
參、 進階專題:安樂死與尊嚴死 1-132
【第六節】阻卻違法的「誤想」與「偶然」—容許構成要件錯誤與反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1-136
壹、 誤想 1-137
貳、 偶然 1-141
Part4 有責性
【第一節】有責性概論 1-148
壹、 何謂「有責」?—罪責的理論 1-148
貳、「有責性」階段的構造 1-151
【第二節】法定罪責要素:責任能力、不法意識 1-153
壹、責任能力 1-154
貳、 不法意識可能性 1-157
參、 進階專題:空白構成要件 1-161
【第三節】超法規罪責要素:狹義之期待可能性 1-166
壹、 基本概念 1-166
貳、 罪責錯誤 1-169
Part5 客觀處罰條件

chapter 2未遂犯
Part1 檢驗流程:未遂
【第一節】故意&未使結果發生—何謂「未遂犯」? 2-4
壹、 未遂犯的意義 2-4
貳、 未遂犯的犯罪審查架構 2-6
【第二節】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 2-7
壹、 理論之選擇—處罰未遂犯之依據? 2-7
貳、 尚未著手:預備犯與陰謀犯 2-14
參、 行為人已「著手」 2-19
【第三節】行為人是否「重大無知」?—不能未遂 2-22
壹、 普通未遂與不能未遂 2-22
貳、 判斷標準:重大無知 2-23
參、 不能未遂的效果 2-25
肆、 特殊行為類型 2-26
專題研究—A.未遂犯檢驗流程:客觀未遂理論 2-28
專題研究—B.未遂犯檢驗流程:實務見解分析 2-33
Part2 檢驗流程:中止
【第一節】行為人成立未遂犯 2-40
壹、中止犯的意義—討論中止犯的前提 2-40
貳、中止犯的定位—中止犯減刑的依據? 2-43
【第二節】因已意而中止? 2-46
壹、判斷標準 2-46
貳、非因己意中止的具體類型 2-48
【第三節】中止行為是否符合要求? 2-50
壹、未遂類型:未了未遂、既了未遂 2-50
貳、未了未遂與既了未遂的區分標準 2-51
參、不同未遂類型下的中止行為要求 2-52
【第四節】中止行為與結果未發生間是否具有因果關係? 2-54
壹、有因果關係:成立中止犯 2-54
貳、欠缺因果關係:討論「準中止犯」 2-55
專題研究—C.中止犯檢驗流程:因果關係中斷說 2-57

chapter 3過失犯
Part1 過失理論之選擇
壹、新過失論 3-3
貳、客觀歸責理論 3-4
Part2 選定過失類型
【第一節】基本類型(有認識過失、無認識過失) 3-6
【第二節】特殊類型 3-8
Part3 檢驗流程:無認識過失
【第一節】行為人沒有預見結果之發生 3-10
【第二節】行為是否有客觀的預見可能性及迴避可能性?—違反注意義務之前提 3-11
壹、注意義務的內容 3-11
貳、預見可能性 3-12
參、結果迴避可能性 3-14
【第三節】行為人可否主張信賴原則?—阻卻注意義務事由 3-18
壹、信賴原則 3-18
貳、例外不能主張信賴原則之情形 3-20
參、主張與不能主張信賴原則之效果:注意義務之有無 3-23
【第四節】行為人是否具有過失罪責? 3-25
壹、主觀的預見可能性 3-25
貳、過失罪責與期待可能性 3-26
Part4 檢驗流程:有認識過失
專題研究—A.業務過失 3-30
專題研究—B.加重結果犯 3-34

chapter 4不作為犯
Part1 選定行為型態:作為?不作為?
【第一節】作為犯與不作為犯 4-4
【第二節】不作為犯之類型(純正不作為犯、不純正不作為犯) 4-6
Part2 檢驗流程: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一節】行為人是否具有作為義務? 4-8
壹、 何謂「作為義務」? 4-8
貳、 保證人地位之類型—產生「排他支配性」之具體情形 4-9
參、 違反作為義務之效果 4-14
【第二節】不作為與結果發生間是否具有「準因果關係」? 4-16
壹、 不作為既遂犯之客觀構成要件該當性:準因果關係 4-16
貳、 不作為犯於「構成要件該當性」階段的其他問題 4-18
【第三節】阻卻違法事由:義務衝突 4-19
壹、 基本概念 4-19
貳、 成立要件 4-19
【第四節】阻卻罪責事由 4-21

chapter 5多數犯罪人
Part1 選定犯罪型態
【第一節】是故意犯或過失犯? 5-4
壹、基本概念 5-4
貳、進階專題1:過失共同正犯 5-7
參、進階專題2:加重結果犯之多數犯罪人 5-11
【第二節】行為人有無完成所有犯罪構成要件? 5-16
壹、基本概念 5-16
貳、進階專題:身分犯與己手犯 5-24
【第三節】間接達成犯罪之方式? 5-42
壹、基本概念 5-42
貳、專題討論1:聚合犯與對向犯 5-54
參、專題討論2:共犯脫離理論 5-62
Part2 各類犯罪型態的要件與考點
【第一節】間接正犯 5-66
壹、基本概念 5-66
貳、進階專題1:正犯後正犯 5-71
參、進階專題2:支配中斷 5-75
肆、進階專題3:間接正犯之錯誤 5-78
伍、進階專題4:原因自由行為 5-81
【第二節】共同正犯 5-87
壹、基本概念 5-87
貳、進階專題1:共謀共同正犯 5-92
參、進階專題2:相續的共同正犯 5-96
【第三節】教唆犯 5-101
壹、基本概念 5-101
貳、進階專題:犯罪挑唆 5-108
【第四節】幫助犯 5-113
壹、幫助犯的理論—兼論幫助犯的因果關係 5-113
貳、客觀構成要件1:幫助行為 5-117
參、客觀構成要件2:幫助未遂與未遂幫助 5-123
肆、主觀構成要件:雙重故意 5-123

chapter 6多數犯罪—競合論
Part1 競合流程:多數學說體系
【第一節】是一行為或數行為? 6-4
壹、行為數 6-4
貳、進階專題:結合犯 6-10
【第二節】行為侵害單一法益或複數法益? 6-13
壹、 侵害法益數 6-13
貳、 法條競合:一行為侵害單一法益 6-14
參、 想像競合:一行為侵害複數法益 6-17
肆、 與罰之前(後)行為:數行為侵害單—法益 6-18
伍、 數罪併罰:數行為侵害複數法益 6-20
陸、 例外情形:吸收關係、夾結效果(鋸齒現象) 6-22
Part2 競合流程:實務見解補充
【第一節】一罪、數罪的競合體系 6-26
壹、一罪 6-26
貳、數罪 6-30
【第二節】舊法新解:連續犯與牽連犯 6-32
壹、 多數學說競合流程之套用 6-32
貳、 實務見解分析 6-34
附錄—刑罰論重點簡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