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0,26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咨商/治疗 > 精神分析說人話
精神分析說人話
上一张
精神分析說人話
下一张
prev next

精神分析說人話

作者: 蔡榮裕
出版社: 無境文化
出版日期: 2016-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經驗談》,這些都是中文世界裡很原創的文字,是從長年的臨床經驗裡萃取出來的精華,雖然不是提供快速的人生命題的答案,相信愈咀嚼會愈有滋味,那是文字和心理經驗結合對話的味道,有故事片段,但更著重心理想像的自由飄浮。

  精神分析和藝術可以相互滋養,這不是理論而已,是本書想要實踐的事件。本書也有詩、小說和隨筆,它們之間有什麼可以連結的節點?那就是它們都說著人的故事,從不同的類型說著人的故事,並在故事裡想像人的侷限。畢竟不是只為了沈浸在故事裡,而是在侷限裡開展無限想像的可能性。 最後附錄一篇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技術主題《什麼是分析的態度?》。這是一篇長文專論,作者刻意不以學術論文的規格發表,期待是讓一般人可以刺激思考的文字,不論是否為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者,都可以從閱讀裡擁有自己的發現。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榮裕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委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運用和推廣委員會主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無境文化 【思想起 】潛意識叢書 總策劃
  《都是潛意識搞的鬼》作者(無境文化  2016)

  蔡榮裕醫師,學生時代參與高醫大學《阿米巴詩社》,之後在台北市立療養院(目前的松德院區)開始精神科的工作,期間與同儕創立《採菊東籬下》和《思想起精神分析研究小組》為名的團體及刊物,陸續發表大量文字作品,大多圍繞著心理治療或精神分析,間或有一些文藝創作。他的文字風格特異,下筆又如有神,其篇幅常常是同儕裡占最大比例,是最勤於寫作的一位。1998年赴英,至Tavistock Clinic專攻精神分析,兩年後學成歸國,帶動一批年輕精神科醫師前仆後繼、負笈英倫學習精神分析的熱潮。

  蔡醫師從精神分析和精神醫學的專業領域,到詩、散文、小說及戲劇的文學創作,乃至社會、文化乃至政治的重大議題,永遠有源源不絕的思想靈感。其中,與林玉華教授前後耗費十年合譯完成的精神分析皇皇巨著——《佛洛伊德:克萊恩論戰,1941-1945》(Th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s 1941-1945),更是經典的里程碑。

  2004年蔡醫師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有識之士,共同創立「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同時與「國際精神分析學會」連上線,經過十來年的辛勤奮鬥,終於在2015年 7 月正式以Taiwan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的名稱成為「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訓練機構,此後國人可以在自己的地方以自己的語言進行「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認可的分析師訓練。
 


目錄

推薦序/陳喬琪/林俐伶/許欣偉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經驗談

第一章     再論心理真實和歷史事實如何相互影響?
第二章     何以個案常是不滿意心理治療?
第三章     一顆復活節的蛋使治療復活?
第四章     你說嘛,世事會多麼難料呢?
第五章     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同等重要?
第六章     什麼,生命的某個階段被卡住了?
第七章     從小到大,安全感是相同的嗎?
第八章     何以個案常說「莫名的不安」?
第九章     自己能肯定自己嗎?
第十章     那麼,早年的記憶是什麼?
第十一章   心理治療是經由認知的洞識,再走向情緒的洞識嗎?
第十二章   誰在執行這些認知概念?
第十三章   框架是什麼意思?人生需要框架嗎?
第十四章   千里之外就是千里之外?
第十五章   如果治療者冒然認同了個案?


台北的主義(短詩系列)
夢從此在佛洛伊德的高帽上炒飯(大概是詩吧!)
俗氣鄉愁便宜賣(詩系列)
沒路用的人,在阿鼻地獄走錯路(真傷腦筋,又是詩!)

小說
我朋友許文賓的十五歲

隨筆
夢幻倫敦
暴風雨在內心裡發生了
辭彙
卓別林和邱吉爾在風中
李爾王是悲劇的等待者嗎
理想主義和烏鴉在說話
Sassoferrato少女的祈禱1640-50
自由的房子和地鐵間的關係
劇作家貝克特的<終局>在倫敦
不再日不落國,太陽依然
馬格達倫在讀書,1438之前某個時候

關於《分析的態度》( 回應Maria Teresa Hooke女士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