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4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為主作見證+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博客來獨家簽名套書】
為主作見證+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博客來獨家簽名套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為主作見證+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博客來獨家簽名套書】

作者: 李登輝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3-06-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00.00
市场价格: RM77.27
本店售价: RM68.77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李登輝、曾文惠簽名
博客來獨家限量套書

  《為主作見證》

  我是「不是我的我」,是主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本書是李登輝最真情的信仰見證,是他第一本與妻子曾文惠一同合作寫下的人生事件簿,更是他在接近大限之齡,為台灣社會所留下的最珍貴紀錄。

  他從信仰的角度,回頭觀看生命中50個關鍵時刻,包含政壇充斥的惡鬥與不實指控、家庭內的重大決定、身體健康的起伏變化。每天晚上,他與曾文惠一起禱告之後,翻開聖經閱讀上帝的話語,從中得到安慰與力量。本書就是紀錄上帝在這50個時刻裡如何帶領他、啟示他,使他能夠為國家、社會、人民做出有貢獻的作為。

  書中還有曾文惠首度為了出書而接受訪問的內容。全部50個事件都摘錄自曾文惠日記的相關紀錄,清晰回顧李登輝、曾文惠在當下的心境,也見證了曾文惠對李登輝無怨無悔的陪伴、支持、鼓勵。

  晚年的李登輝,眼界、思想已無纏累,下筆行文深切誠懇,以平實的感情回顧人世際遇,不慍不火,多少往事舊人盡付風中,文字間充分展現長者的謙和與智慧。如線團般纏繞的人生,現在化約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是誰?

  答案很簡單,他說,我是「不是我的我」,我絕對不是自我,我也不是我。我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我。

  1.最真摯:信仰是絕對的、感情的,本書是李登輝論信仰的最真摯作品。

  2.最真實:書中內容摘錄自曾文惠的日記,能夠清晰還原當時的情境與思緒。

  3.最難得:李登輝生命中50個重要的經歷,以本書還原這些事件中所經歷到的上帝啟示與帶領,以及他是如何在上帝的帶領下,為國家、社會、人民做出有貢獻的作為。

  4.最完整:介紹他從唯心、唯物到基督信仰的過程。

  5.本書清楚說明李登輝的思路從唯心、唯物到接受基督的變化歷程。早熟的李登輝,從小遍覽群書,知識增加後更強化了自我的意識,經常因倔強使母親傷心。經歷了祖母的過世後,「自我」與「死亡」這兩個問題成為他最大的關切。坐禪、苦行、自願掃廁所等行為並沒有為他找到答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目睹日本、台灣在戰火中的百般蕭條,他開始從唯物的角度思考糧食、環境、社會正義的問題,但終究無法滿足內心的最深一層。凡是追根究柢的他,於是展開信仰的追尋,每週五天前往台北市各教會聽道,五年後終於擺脫平常賴以自律的框架,全心全意接受基督。

  《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

  人類在二十世紀經歷了科技迅速發展、社會主義實驗,以及第三世界開始場,而台灣也脫離殖民主義與白色恐怖的強權政治,經歷了民主、自由。

  台灣對外的問題是自主,對內的問題則是民主。台灣如何在全球化的規則下,像與其他國家一樣與中國正常經貿交往(其前提是台灣本身的產業健全、就業充分、成長共享),同時以實力與智慧捍衛政治自主,提防失去經濟自主從而失去政治自主的危險,是我們不可忽視的課題。

  新時代的台灣人應該開始對自我有所探討,從內在進行更新,以新的生命內涵實踐「一切價值的價值轉換」,形成全體性的精神揚升與文明創新,基於自由意志、公民意識的結合,脫離被過去的虛構所束縛的狀態,對台灣這一塊民主實踐的土地產生堅定的認同。

  書中所進行的各種思考,目的是企圖改造新時代台灣人的心靈狀態。已經擁有自由的台灣人要擺脫再次失去自由的惡夢,不能只靠形式上的民主實踐。所謂的「維持現狀」,等於是無限期地延擱自己的內在求索,以閉鎖的心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隨意漂流。這絕非當家作主應有的認識,也是本書的目的。

作者簡介

李登輝

  台灣首位民選總統。1923年生於台北三芝。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學士。獲中美基金獎學金,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農業經濟。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博士論文〈農、工間資本移動問題--台灣個案研究(1895-1960)〉獲美國農業經濟學會選為「年度最佳論文」。

  曾任教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任職農復會,並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72-1978)、台北市長(1978-1981)、台灣省主席(1981-1984)、副總統(1984-1988)、總統(1988-2000)。現任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

  著有《經營大台灣》、《台灣的主張》、《亞洲的智略》、《李登輝學校的教誨》(小林善紀合著)、《慈悲與寬容》、《「武士道」解題》、《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李登輝筆記.李登輝口述歷史小組編)、《921大地震救災日記》、《新時代台灣人》、《最高領導者的條件》。


目錄